有一天,小明在森林里迷路了。他遇到了两个人,一个总是说谎话,一个总是说实话。小明只能问一个问题来确定出口的方向。他应该问什么问题? |
小明应该问其中一个人:“如果我问另一个人,出口在哪个方向,他会告诉我什么?” 如果他问的是说实话的人,那么他会告诉小明说谎话的人会指向错误的方向。如果他问的是说谎话的人,那么他会指向正确的方向,因为他总是说谎话。所以,无论问哪个人,小明都能确定出口的方向。
|
有一个房间,里面有一台开着的电视,一盏灯,一个暖气,还有一扇窗户都关着。房间里没有人,也没有其他动力源。请问,房间的门是关着的,其中一个电器开始工作了,那是哪个电器? |
冰箱。因为题目中并没有提及冰箱,所以假设冰箱也在房间里。
|
有一个人站在一面墙前,为什么他看不见墙上的任何东西? |
因为他站在墙的背后。
|
有一个人进入了一个一片草原,周围没有任何建筑物或路标,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标识方向。然而,他只用了5分钟就找到了回家的路。请问他是怎么找到回家的? |
这个人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并且他拥有一台智能手机。他利用手机上的导航功能找到了回家的路。
|
有一个人,他一辈子都在等待,却不曾等到任何人或事物,为什么? |
因为他一直在等待自己长大。
|
什么东西可以一瞬间让你哭笑不得? |
壁咚!
|
一只鸡蛋从10层楼高的窗户掉下来,但没有摔破,为什么? |
因为它掉下来的时候还没孵出来,所以是整个的鸡蛋。
|
有一个人站在一座桥的一端,他想过桥去另一边,但桥上只有一盏油灯,只能够供他过桥一次。他只有30秒的时间,如何能够在30秒内过桥? |
这个人点燃了油灯并快速跑到桥的另一端,然后立即返回原来的一端。在他返回的同时,油灯还在燃烧,直到过去30秒的时间。这样,他就能够在30秒内过桥了。
|
有一个人开车,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但他没有打开车窗,车里也没有伞。他为什么没有湿透? |
因为他是开着敞篷车的。
|
三个人走过桥,只有一盏灯,桥只能容纳两个人一起过。第一个人过桥需要1分钟,第二个人过桥需要2分钟,第三个人过桥需要5分钟。在最短的时间内,他们如何都能过桥? |
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一起过桥(花费2分钟),然后第一个人把灯带回去,花费1分钟。接下来,第三个人和第四个人一起过桥(花费5分钟)。总共花费的时间是2+1+5=8分钟。
|
一个人站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他没有任何照明工具,也没有任何外界的光线。但是,他能够看到自己的手。为什么? |
因为他是盲人,他通过触摸感知自己的手。
|
有一个人,每天都穿着一双破鞋去上班,但他从来没有摔过一次跤,为什么? |
因为他是鞋底带刺的蛇行者。
|
全身都是破洞,却不是布偶。跳舞不喜欢音乐,运动也常常趴下。猜猜它是什么? |
篮球。
|
有一个人走进一间完全黑暗的屋子,他并不带任何光源,也没有其他人在屋子里。然而,当他走出屋子时,他的眼睛却被照亮了。为什么? |
因为他是一个摄影师,他刚刚拍了一张照片,闪光灯照亮了他的眼睛。
|
有一个人走进一间屋子,看到地上有一滩水。他没有开灯,也没有打开水龙头,为什么屋子里会有水? |
这个人是一个雕塑家,他刚刚完成了一个水滴形状的雕塑,滴水的效果是通过灯光照射在雕塑上所产生的幻觉。
|
什么东西越是擦得亮,你看不见它? |
清晨的露水
|
什么东西可以在你手里,却不能抓住? |
时间
|
花园里有一棵桃树,树上结了10个桃子。有一只猴子想要拿走这些桃子,但只能每次拿走一半加一个。问猴子最多能拿走多少个桃子? |
猴子最多能拿走9个桃子。拿走第一个桃子后,剩下9个;然后拿走其中的一半也就是4个,剩下的5个再拿走一半是2个,最后再加上1个,共拿走了9个桃子。
|
两个小时之前,现在是几点钟? |
这是一个脑筋急转弯,因为题目并没有提到当前的时间,所以没有办法回答。
|
什么东西看上去像一只鸭子,走起路来却像一只狗? |
鸭子模样的狗
|
我有一个袋子,里面装满了鸡蛋,我把它放在了一楼,但是它却能够直接到达三楼。是怎么做到的呢? |
鸡蛋是生的,还没有煮熟。
|
什么东西可以一夜之间让你变得更聪明? |
睡一个好觉。
|
有一座桥,只能容纳一人通过,每个人通过桥的时间不同。有四个人需要过桥,他们分别需要1、2、5和10分钟。他们只有一个手电筒,过桥时需要手电筒的照明。在没有任何其他辅助设备的情况下,他们如何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都过桥? |
首先,1分钟的人带着手电筒过桥,然后返回,总共花费2分钟。接着,10分钟的人带着手电筒过桥,然后1分钟的人将手电筒带回来,总共花费13分钟。接下来,2分钟的人带着手电筒过桥,然后返回,总共花费15分钟。最后,5分钟的人带着手电筒过桥,然后1分钟的人将手电筒带回来,总共花费22分钟。这样,所有人都成功过桥,总共花费时间为22分钟。
|
拥有无数叶子的树,却没有一个果实。它不是绿色的,也不会长高。猜猜看,它是什么树? |
图书馆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