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查询

士族造句

用“士族”造句子 怎么造?
“士族”词语共收录 15 条精美句子,“士族”的解释为:又称世族”。东汉后期在地主阶级中逐渐形成的大姓豪族。在政治、经济各方面享有特权。士族势力在南北朝时最盛,至唐末消亡。
1、经过漫长而艰苦的科举年,他终于在殿试中脱颖而出,成功加入士族阶层。
2、林间翠竹隐士族,静谧幽篁抚清心。
3、被流放至僻处帝国西南的桐山郡的士族学生高靖远进入当地虎符术院学习,并加入该院最弱的刑天战队,遇上战队年轻的新教官左近。
4、哈哈,文和尚欲欺我乎?黄巾之祸,实已断我大汉根基,各地士族、州牧、郡守皆拥兵自重,成尾大不掉之势。
5、史前文化,源远流长;先商之始,邦畿之地;诸侯称雄,中山崛起;秦汉郡国,常山之富;门阀士族,佛教兴起。
6、汉人不屑于这种鸡零狗碎的手段,或者说士族文化阶层也不认为这种文字里夹杂讽刺有什么作用,汉武以前的皇帝几乎不乱杀大臣,手下爱说什么都可以。
7、早已妒恨刘裕盖世之功的各派系军帅将领及看不惯刘裕出身的士族朝官很可能要利用这个朝内刘裕势力空虚的机会联手铲除刘裕一系,进而把持朝政。
8、因此,李治在铲除了元老集团之后,也有必要对于士族和寒族的地位作一定调整,以扩大自己的统治基础,维护已经取得的成果。
9、颜之推鄙视和讽刺南朝士族的腐化无能,认为那些贵游子弟大多没有学术,只会讲求衣履服饰,一旦遭了乱离,除转死沟壑,别无他路可走。
10、四明士族的交游与聚会,是以个人或家族关系网络开展,进而提升四明地区整体文化及公共建设的水准。
11、第五节讨论楼氏与四明士族一起推动的社会文化活动,对地方上产生的影响及其意义。
12、史前文化,源远流长;先商之始,邦畿之地;诸侯称雄,中山崛起;秦汉郡国,常山之富;门阀士族,佛教兴起。
13、买赋,是古代文人士族们展示财富与品味的方式,他们常常以高价购得名家墨宝,以彰显自己的文化底蕴与审美情趣。
14、在古代,士族子弟们曾经在旗学中接受教育,学习礼仪、文学与军事,为将来从政和为国效力做好准备。
15、齐徒为古代贵族士族居住的地方,是传承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财富。
补充纠错
上一个造句词语: 士卒
下一个造句词语: 氏号
“士族”词语的近义词 补充纠错
“士族”词语的反义词 补充纠错
相关汉字解释 补充纠错